孜孜求学路拳拳赤子心,信阳优秀科技工作者
2022/9/12 来源:不详徐培元是郑州大学一附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年冬天,他出生在息县八里岔乡莲花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家里姊妹多,父母体弱多病,艰苦的环境磨砺了徐培元顽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凭着聪明好学,能吃苦、不畏难,他先后在村里和乡里读完了小学和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在学校里名列前茅。
年,徐培元考入了息县二高,由于家里穷,经常是饿着肚子读书。饥肠辘辘,难以入眠,但也没有挡住徐培元求知的渴望。那时,文理科分班比较早,为了能考上大学,谋到一碗饭吃,在班主任的劝导下,徐培元选择了理工科,但他对人文社会科学也有强烈的兴趣,没有放弃广泛的阅读,这极大的开拓了他的视野,孕育了他富足的精神世界。在息县二高读了两年,年徐培元转学到息县一高读高三,毕业那年考入了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
徐培元_大息地刚升入大学的徐培元是班里面体重最轻、最瘦弱的孩子,他开始意识到强健的体魄是将来工作、创业的根本。在繁重的学习中,他坚持跑步、打球,学习和身体都能搞上去。一年下来放假回家了,父母和亲人见着了他,都竖起大拇指。与中原大地上千千万万个农家子弟一样,徐培元在大学的知识海洋里面恣意地畅游,他多次获得年级奖学金,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
后来考入河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班,年他研究生毕业后留母校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工作,任外科住院医师。他读硕士时的导师赵高贤教授,一身正气,曾担任郑大一附院党委书记,不仅教徐培元业务知识,还教了很多做人、做学问的道理。赵教授劝说徐培元,不要满于现状,要求他继续攻读博士。贫苦出身的徐培元,没有躺在暂时的安逸中,上班后仅两年,又走上了求学路。
年徐培元考入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师从国内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周思维教授,从事肾上腺外科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年,徐培元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返回母校河南医科大学工作,当时已经合并成立了新的郑州大学,医院也更名为医院,先后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二十一世纪初,外科学治疗领域兴起了以腹腔镜手术为主的微创治疗革命,大刀阔斧的开放手术时代即将成为历史。年,徐培元先后赴广州、新加坡等地学习微创手术,他很快掌握了这类技术,不但自己用,还与同行分享,造福于成千上万患者。
当今外科学领域,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方兴未艾,为了捕捉医学前沿,年至年,徐培元先后到丹麦奥胡斯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习。一路走来,与他在一起共事多年的老前辈杨太森教授,送给徐培元博士这样一句话:名利场上甘无我,求知道上不让人。这句话是徐培元人生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徐培元_大息地医生的价值是体现在治病救人上。一位七十多岁的男性患者不能排尿,小肚上安了根管子,带在身上多年;医院,四处求医,找过很多医生,他们都说老人病无法治好了。在绝望之际,老人的女儿慕名找到了徐培元。经过徐培元认真研判,精心设计手术方案,患病的老人康复出院。看着老父亲摆脱了多年的疾病折磨,患者的女儿喜极而泣。
如这样的患者,徐培元每年都诊治很多例,他累计的手术量超过例。徐培元丰富的临床经验,就是这一例例病案总结出来的。面对一个个难题,徐培元认真思考、读书、查阅相关资料。徐培元总是把诊病、治病当作要打的一场场的仗、要攻下的一个个碉堡;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他反复的斟酌、研判。对病情的把握就是对敌情的把握,任何的错判都会有代价,有时候代价真的太大了。徐培元说:“对病患要有同情心,视病人如亲人,才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赢得患者的信任;医术是爱心与技术的完美融合。”
医院,不少成名的专家忙于名利,不热心教学。徐培元脾气好,服从领导安排;大班课教学,别人找各种借口拖着不去,领导就安排让他去。徐培元义不容辞,愉快地接受任务,还经常与前来督导教学的老教授磋商授课经验。作为硕士生导师,徐培元培养了五名研究生,他们毕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得很出色。
徐培元_大息地这些年,随着郑大一附院名声鹊起,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这里学习。从国外回来后,徐培元深感以前学的“聋子和哑巴”英语不能交流。为了能掌握英语口语听力,他每天花不少时间练习听力和口语,外国留学生都慕名而来跟着他学习。在国外,徐培元体会到在远隔万里的异乡的感受,对来找他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格外亲切,让这些不同肤色的孩子们感受到中国的温暖。
徐培元从读研究生起,就致力于膀胱癌的研究,承担河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一项,获得河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累计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他与赵高贤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做冬凌草热疗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研究,这项成果已逐渐普及,医院都用。徐培元认为,科研要为临床服务,解决临床上的难题。
徐培元_大息地徐培元年少时的经历,让他深深地感受到家乡的人民缺医少药。这些年,国家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医院建设好,让老百姓大病不出县,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徐培元响应国家的号召,医院走向领导岗位的老同学座谈,医院里最缺的是医疗技术人才。息县的基础教育薄弱,每年走的大学生比别的县要少,所以回来工作的医学院毕业生更少了。
医院领导商量,主动地牵线搭桥,把省城的专家请过来,医院的医生送过去,争取快速地在现有的基础上培养人才,医院的综合实力。年底,徐培元牵线搭桥,请来了郑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刘超教授团队,医院成立心血管外科,打造豫南地区的心血管病诊治中心。
徐培元_大息地自从年,徐培元医院名誉院长,每周回家乡工作一天,医院坐诊、查房、手术,医院会诊疑难病症。老乡们都喜欢找徐培元看病,平等看人,不拉架子,对人和蔼可亲。每周听说徐培元要来,诊室里总是围了很多人。听着浓浓的乡音,在外漂泊求学三十年的徐培元感到格外亲切。
徐培元不仅钻研医术,对写作也很有兴趣。最近一段时间,徐培元在《大息地》、《郑州文学》、《今日作家》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