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壮志难酬的少年如

2023/2/5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不记得第几次教《归去来兮辞了》了,在高三待久了,再接触课文,真的有常读常新之感。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记得上一次教的时候,我都看见了一个什么样陶渊明啊?作为农夫,他种地,在他自己眼中是诗意的“戴月荷锄归”,实际上是“耕值不足以自给”,披星戴月还草盛豆苗稀;作为男人,他养家,在他自己眼中是忙碌的“将有事于西畴”,实际上是“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天天劳作还前景不容乐观且凄迷;作为父亲,他带娃,在他眼中是欢乐的“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实际上是“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孩子很多家里却没一粒米…然后他厌倦官场了,回归田园了,怎么说呢?真的是干啥啥不行,打包走人第一名。

但是这一次重读重教,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我看出了他内心的矛盾挣扎,纠结无比的放不下和舍不得,我把三个句子搬书到黑板上字字落实翻译:“复驾言奚焉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和”乐乎天命复奚疑?”,一“求”一“”遑遑”一“疑”,说明他仍有所求,仍疑惑不安,仍惶惶不可终日,并非表面看起来的那种愿望得以满足的轻松愉悦。可是既然已经归家了,已经求仁得仁了,他到底还求什么,还疑惑什么,还想要到哪里去呢?至少说明他仍在上下求索想要得到内心的终极安宁。而这种安宁显然仅仅归隐是给不了他的。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这让我想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由低到高,人有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陶渊明显然自我实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骨子里还是想建功立业的,不说想要达则兼济天下,至少还是想种好地,养好家,带好娃的,还是想实现他一个男子汉的责任与担当的,无奈他只能在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悲苦中挣扎,饱受折磨。陶渊明的这种痛苦与不安,恰恰说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恰恰说明他有责任心,恰恰印证了文人的风骨,这么看的话陶渊明的归隐就没有那么消极了。

并且上课的时候,学生还提出了“消极浪漫主义”的说法,说他这是理想受挫的失落感伤,并非消极,只是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之举,是一种脱离了他所处时代的浪漫。其实历史上遇到问题和挫折,在诗句中大喊着要归隐的也有不少,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陶渊明就是其一。这么看他还是先行者和探路人,这也奠定了他在山水田园诗上的地位。

陶渊明

其实古典诗词,十之八九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可那些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人写完了文章,继续该吃吃该喝喝,继续过普通人世俗的生活,谁又能说通过他们写的只言片语就能看出他的全貌呢?不过是读者通过文字再造出的一个形象而已,我再造出来的,或许还是那个企图济世安民的少年吧,属于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的大多数,属于烟火人间平淡普通的你我他。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作者简介:王贞培,工作于息县高中,原文标题《陶渊明,你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文章不厌百回教,又教归去来兮辞》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