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所以坚守记人民满意的政法干

2023/2/21 来源:不详

中成药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117.html
                            

杨威

杨威,年出生,年进入息县人民法院,常年扎根基层法庭,曾先后获评“李庆军式好法官”“全省法院先进工作者”“全省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十佳政法干警”“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等称号。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扎根基层近十年,在杨威的心里,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儿。乡亲们亲切的问候、孩子们天真的眼眸都是他奋斗的力量,在法庭的每一天他都告诉自己,今天要比昨天做的更好一点。倾听更多的声音,了解乡亲们的真正诉求;给予更多的温暖,让法律成为真正的依靠;深钻苦研专业书籍,让判决有理有据,经得起推敲。年,他从东岳法庭调任到杨店法庭,面对新的环境和骤然增多的案件,他泰然处之。新的一年,因为热爱,他选择再度扬帆启航。

1

诉源治理解千千心结

基层法庭里,杨威日常多见皆是父老乡亲,大家争的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虽是小事儿,却容易动大气。每一次,他都尽最大的努力,辨对错、解纷争、促和睦。“在乡亲们大大小小的纷争里,法官除了明是非、辩对错外,还需要以己度人的体谅与理解,法理之外尚有人情。”杨威曾感慨道。

今年三月份,杨威只用三十分钟就调解好了一起民间借贷案件。案件的当事人谢某和李某是同乡,又曾一起服兵役,同乡情、战友情,让二人亲如手足。年,李某因家庭纠纷导致生活拮据,谢某听闻二话不说便取了2万元现金塞进李某手中,以解其燃眉之急。李某感动之余,也承诺会及时还款。但直至年,生活已然好转的李某仍不提还款之事,经谢某讨要,李某拖拖拉拉偿还了元,剩余元至今未还,谢某一气之下诉至法院。

考虑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且当事人在外地,杨威决定进行线上调解。当天,杨威便电话联系当事人谢某,电话中,杨威详细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在向当事人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后,多次提到两人来之不易的战友同乡情谊和谢某的仗义相助。在多次的电话、短信沟通后,李某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愧疚的表示愿意立即还款。当天,李某便将剩余欠款全部归还谢某。远在广东的原告代理律师兴奋的说,“从联系息县人民法院杨店法庭到收到钱款,前后不足30分钟。十分感谢息县法院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河南地区基层法院的工作作风真令人佩服。”

这样的“三十分钟”在杨威的日常工作中是常态。

年6月,杨威成功化解了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案件。案件当事人王某购置的房屋被同小区的业主李某误装修,因赔偿事宜两家便闹到了法院。接到案件后,考虑到双方的损失和维系邻里关系,杨威决定尽快促成双方调解。但因双方争议大,又各有苦衷,第一次调解并不顺利。为了促成调解,杨威同时邀请该乡司法所、村委会参与第二次调解。虽然第二次调解也未成功,但双方诉求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只要有希望,就不能放弃。在第三次调解中,杨威数次到双方当事人家中,从情、理、法多方面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最终,王某同意不再要求张某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愿意给予张某适当补偿。案件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案件调解终于结束,看到二人握手言和,杨威的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个案件固然也可以直接作出判决,甚至判决会更省时省力。”杨威表示,但考虑到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及以后邻里关系,他采用了一些“笨”功夫。最终,经过他的多次走访,三次组织调解,双方矛盾最终化解。

在杨威心里,司法并不是冷冰冰的法条,它应该是能带来温暖和慰藉的“小太阳”。

2

多元解纷纾企业困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对涉企案件,杨威践行多元解纷工作思路,高质高效化解涉企纠纷。近日,杨威成功调解了一起涉案标的达万余元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使原本针锋相对的双方企业化干戈为玉帛。

年6月28日,息县某建材有限公司作为甲方和作为乙方的原告某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石子购销合同。待双方合作结束后,该建材公司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于年1月5日向贸易公司出具了一张余万元的欠条。后经贸易公司催要,建材公司仅偿还了20万元,仍欠原告某贸易公司万元未付。现原告公司现急需资金维持公司运转,无奈才起诉至法院。

杨威接到案件后,第一时间联系了被告某建材公司。电话中,在反复沟通后,被告表示愿意达成分期付款协议。但协议签订当天,原、被告双方却因是否应当支付债务利息再次产生分歧。眼看着双方争执不下,调解协议即将“破产”,杨威立即和调解员一起将原、被告双方分开,开展背靠背调解。在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安抚后,杨威充分了解了双方的意愿,并多次交换调解意见,引导双方当事人本着客观事实和诚信为商原则达成合意。最终,在承办法官和人民调解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分期付款协议。至此,一起案件标的额高达万余元的涉企矛盾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3

巡回审判传递司法力量

“俯下身子,听听乡亲们的想法,这是基层近十年来我始终坚持的工作原则。”

年,在来到杨店法庭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里,杨威便走遍了辖区两个乡镇的每个村庄,与村委会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也更深入了解了当地群众对法庭工作的期盼。每一次办理案件时,他总愿意多听听当事人的想法。他知道,只有让当事人把心里话说完,做他们的知心人,才能彻底化解矛盾纠纷,真正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了更贴近群众,也更方便群众,无论调整到哪个法庭工作,杨威都经常辗转于田间地头,奔波在村头屋后,开展了一场又一场的巡回审判……

年3月,他审理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案件当事人曹某夫妇已近耄耋之年,却未得到子女的悉心照料。一怒之下,曹某将四个子女诉至法院。考虑到曹某夫妇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同时为了进一步向村民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杨威决定将法庭搬到老人所在的村委会,开展一场巡回审判,并邀请乡镇、司法所、村委会及部分村民代表参与旁听。

庭审前,杨威分别从法律和道德两方面进行了释法明理。他详细阐述了相关法律中有关子女赡养义务的规定,又从道德层面强调了儿女赡养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前期的释法说理后,庭审调解阶段进行得很顺利,曹某夫妇与子女最终在杨威和旁听群众的共同劝说下,达成了调解协议,部分子女还当场兑现了金钱给付义务,真正起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普法一方的效果。

由于工作原因,杨威常年扎根基层,能陪妻女的时间很少,对妻子和女儿来说,他是“周末丈夫”“周末父亲”。赶上忙碌的时候,相聚的时光就更是短暂。因为心里一直觉得亏欠家里太多,每次回家,他都恨不得时光能慢一点、再慢一点,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肩上的责任催着他收拾行装赶赴“战场”。

身为一名法官,他深知:穿上法袍,便如肩扛巨石,永不可松懈。“因为更贴近群众,我心里其实很能理解他们对公正、对司法的期待;也因为理解,我愿意用更多的精力、更专业的知识去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正埋头看卷宗的杨威头也不抬地说道。

年3月2日,河南省委印发《关于表彰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和政法干警的决定》,杨威获评“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

原标题:《因为热爱,所以坚守——记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杨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5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