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司史卢绪章正己立身扬正气,赤诚丹
2023/4/15 来源:不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中化集团的司史既是一部中化与共和国共成长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化的党员领导干部奋力拼搏、接续奋斗的历史。
当前,公司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了将党史的学习与司史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更多读者在党史的学习教育中加深对司史的认识和了解,特开辟“重温司史——红色记忆”栏目。希望通过对中化历史上功勋人物和红色故事的介绍,大家从中汲取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为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化工企业而努力奋斗。
卢绪章同志年6月出生于浙江省鄞县一个商人家庭。解放前那些年世道动荡,他曾尝试做过不少事情:在轮船公司当过伙计,也参加过童子军团。青少年时期,他目睹了中国社会的黑暗与腐败,萌发了对旧制度的不满和反帝反封建思想。
年,25岁的卢绪章请愿参加上海职业界救国会。在救国会里,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深刻认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改变中国命运的真理。年,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组织决定由卢绪章同志执行为党的地下组织筹措经费的任务,担任广大华行总经理,利用广大华行作为党的地下企业,遵照党的指示,“长期隐蔽,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卢绪章同志在领导广大华行近十年的时间里,经常要与国民党高官和大资本家打交道,还要在中统、军统特务的眼皮子底下周旋,被称为“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在如此艰难的局面下,他依旧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绩,为解决党的地下组织的经费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赞赏。他曾任外经贸部常务副部长,是中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在党的领导下,在极端艰苦复杂的特殊环境下与国民党特务分子周旋,不畏艰难,同流而不合污,置生死于度外,为我国的外贸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建国后,他先后任职于中国进出口公司(中化集团前身)、国家进出口委和对外经济贸易部等机构,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矢志培养外贸人才。
此次,我们将与卢绪章先生共事过的老同志的回忆稍加整理,以抒追思。
“先生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于工作上、于生活上都给我很多启示和指导。我与卢绪章同志颇有渊源,他年任经理的中国进出口公司是我后来为之奋斗的中化集团前身。年,我从外贸学院毕业,分配到外贸部三局工作。当时三局有工作人员30余位,卢绪章是三局的主管领导,我得以有比较长的时间接触这位传奇人物,得到他的教诲与指示,他是我的人生导师和学习楷模。
中国进出口公司第一任经理卢绪章的任命书,由周恩来总理签署。
那个年代的人,大体上不讲究穿着,用现在的话讲,叫不懂时尚。卢绪章则不同,他身材魁梧,风度翩翩,衣着得体,气宇轩昂,总是流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每每想到他的音容笑貌,便仿佛看到他在广大华行从事地下工作的情境。
先生兴趣广泛,尤其钟爱桥牌。他常说,桥牌的本质是博弈,而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博弈。桥牌的乐趣在于少靠运气、多凭智慧。在打牌过程中,要运用很多数学、逻辑学的知识,计算和记忆能力在桥牌中非常重要。同时,桥牌也挺考验人际关系的协调和配合,打好桥牌必须与搭档密切合作、齐心协力。很多时候,打桥牌离不开心理战。有一次我不经意地问他为何如此钟爱此项活动,他笑道,“能打好牌,不一定能做好事,但打不好桥牌,怕是一定做不好事。”只言片语间,不难想象先生为了崇高的革命信仰隐藏身份在敌后从事地下工作的压力与艰辛。他已经把打桥牌的理念,融进了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
先生立场坚定,一生经历风雨却从未动摇过他的信仰。文化大革命期间,先生也曾受到迫害。因为曾长期在白区工作,造反派以此为由给他扣上了叛徒特务的帽子,专案组派了一批又一批人去调查他的投敌叛变行为,但却一无所获,后来他还是被下放到息县五七干校继续接受审查。在此之后的一年,我也被下放去了息县五七干校。我记得那是一个初冬的早晨,我与先生匆匆见了一面,他穿着厚重的军大衣,从敞篷大卡车上下来,胡子还没来得及刮,脸上、眉毛上满是尘土,着实憔悴了不少。这是文革以来,我第一次见到他。先生看着我,什么话都没有说,冲我点点头,然后挥手致意。后来,他同雷任民、陈明等同志都在十里桥的一连生活和劳动过一段时间,我也在这个连劳动,接受改造。有几次我被分配同他一起干活,主要是看场、晒粮食。有一次没有旁人在场的时候,我小心翼翼地凑过去问,“您说这文化大革命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先生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张,你还年轻,一定能看得到,要相信党。”他的眼神中没有恐惧,也没有消沉,反而是异常的坚定。正准备握住先生的手,侧眼瞟见先生手上厚厚的老茧,我的眼眶湿润了。我有点分不清气度翩翩与寡言深沉,哪个才是先生最本真的模样了。但我坚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外表下,都怀揣着一颗赤诚坚定的心。
先生矢志不渝,一直坚持着对后辈的培养和指导。年9月,我去美农化公司工作前,医院看望先生。先生躺在病床上,身体比较虚弱,说话都没什么力气,但他还是和我聊了好一会儿,听到公司这几年的发展非常高兴,鼓励我一定要好好工作,为公司、为国家作贡献。我没想到,这竟是我最后一次与先生见面。年11月16日,先生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站在追悼会的现场,先生与我相处的点滴历历在目,我感到非常悲伤,甚至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看着先生的遗像,我思绪万千,我感到人生非常短暂,大多数人在死后会被人们遗忘,但有少数人,会被永远的铭记和怀念。卢绪章同志以他的报国初心和务实才干,在中国外贸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副总经理张荣明,现年90岁
“初与先生见面时,觉得他不苟言笑,话语简洁,有着浓重的宁波口音,一种敬畏感便油然而生。但相处几天之后,我就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对年轻人非常爱护,从不严厉呵斥,为人很随和,还经常开个小玩笑来缓和气氛。一次我和同事看到卢绪章与女儿的合影照,正在端详之际,卢绪章走过来讲,“你们看,我是不是长得有点像我女儿?”他模仿着女儿照片中的姿势,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年7月6日,中国进出口公司与英国工商业贸易代表团(后为“48家集团”)签订多项贸易协议。图为时任公司经理卢绪章在中英贸易协议上签字。
在进出口公司任职之后,他先后担任外经贸部常务副部长和宁波经济开发区顾问,继续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对外经贸关系殚精竭虑地作贡献。我从同事口中听到过先生的消息,听闻他处事果断、待人亲和,让身边的同事充满敬畏又愿意亲近。每每听到先生的消息,总是不禁回忆起和先生共事相处的岁月,内心觉得十分温暖。
年,由于在建设宁波事业中过度操劳,频繁往返于北京、宁波、香港、日本,先生累倒了。医院之后,很多药都是他自费的,尽管外贸部很多领导前去看望时指出要给予补助,都被先生婉言拒绝了。先生一生历经无数困难,却从未向组织申请过任何补助。年11月8日,他因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他是两袖清风离开这个世界的,他逝世的时候,银行个人存折上只剩下一万多块,既没有房产,也没有私车。这就是一个“红色资本家”的全部遗产。先生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奋斗终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鞠躬尽瘁。他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高风亮节,襟怀坦白,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原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副总经理刘维一,现年93岁
“先生在中国进出口公司工作时,我曾任他的通讯员。卢绪章先生是我心目中的偶像,他不仅英俊优雅,举止投足有气质,对待下级也和蔼可亲。最让我尊敬的是,先生严于律己,勤勉清廉。他到公司后,常常加班。他不下班,我们通讯员就在办公室隔壁的房间等待。先生路过的时候,还会和我们和蔼交谈,说如果家里有事情,让我们回去处理就好,不用等他下班。有几次寒冬的深夜,先生搓着手从办公室走出来找我,递给我一元钱,请我去给他买个烧饼充饥。我害怕先生公务繁忙吃不饱,私自掏钱买了半斤牛肉。先生看到后坚决不要,只拿走一个烧饼、一个茶叶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红色资本家的全部晚餐。
那时候当通讯员,每天早上要给领导打扫房间。每次我提前半小时上班,想帮先生整理办公室,都发现“无计可施”,先生的办公桌井井有条,办公室一尘不染,根本不用我打扫。他当总经理那会儿,下属企业经常进京向他汇报工作,对此先生有一个原则,所有的来访者,必须到会议室公开洽谈,不能到其办公室“私聊”,更不能带着礼品找他。先生作为总经理,公司配了车辆和司机给他,但他从没有让自己的夫人乘坐过,家里有什么私事儿,他都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从来不用公车。
那时候有段时间,讲究“下放”,比如让知识分子去支援贫苦地区,或者让城市里的年轻人去干活改造。中国进出口公司也有这样的任务。为了让大家能够理解和接受组织的安排,先生让自己的妻子带头下放,将妻子派到西单的百货大楼卖酱油。先生的妻子是南方人,不太会讲普通话,从小生活优渥,哪里做过这些事情。其实按照先生的职位,随便为妻子说句话,她就可以不用去干苦差事。但先生却主动做妻子的工作,让其做好表率。在先生的鼓励下,她接到任务的第二天一早就去报到,成为了一名酱油售货员。这件事情在我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我离开了公司,但我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