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五月天共谱教研新美篇息县十一小低

2023/10/10 来源:不详

  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更是教学质量和自身成长的源泉!有效的教研活动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5月15日下午十一小南校区低段语文组集聚举行教研活动。

  首先是三位老师的说课,贾老师说课内容是四年级语文下册《囊萤夜读》,何玲老师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陈玉老师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三位老师分别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进行了各自的说课。

  紧接着,一至四年级进行集体备课。

  第一节课由贾兰老师执教的小古文《囊萤夜读》,课题是文章的眼睛。贾老师从课题入手,从“囊”字的字形字义出发,理解课题。学贵有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带着疑问走进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贾老师的设计环环相扣,板书独具魅力,让文言文的魅力在课堂上激荡。从借助注释、插图到运用扩词法、查资料,再结合生活经验等丰富的方法去阐释文言文,学生在多样化朗读中感悟车胤的品格。贾老师一扶一放的启发式教学对孩子们来说,如车胤那“数十萤火”散发的点点微光,照亮了学生的古文世界。

  第二节课是由何玲老师执教的小古文《铁杵成针》,文言文是“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淘洗而流传下来的”。课上,何老师围绕“了解文言大意,学习文言方法”这一主题,巧妙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从诗人简介引入,了解主人公——李白,吸引学生兴趣,从整体朗读到逐句分析,从方法引导到灵活运用,整节课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能结合翻译方法指导突破理解文言大意这个难点。

  学法迁移,学生借助已习得的方法完成学习单中小古文《上安州裴长史书》的学习。

  第三节课是由陈玉执教的课文《挑山工》。陈老师精心创设学习情境,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难点处理得当,在上课前,陈老师认真备课、设计,以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层层深入、步步引导、紧扣目标、有效实施,充分显示了自己的课堂风采。

  陈老师将课前导读设置成了学习任务群形式,用核心问题作为任务驱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陈老师复习先前学过感悟人物品质的方法,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梳理挑山工是如何登山的,做简单的批注。通过小组交流、汇报说出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形成阅读感受。最后,陈老师把教学聚焦在挑山工朴素的语言,联系上下文,引导自主体悟其中蕴含的哲理,并通过交流,使理解逐步清晰。

  课后,三位老师先分别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总结反思。

  之后,语文组长李苗玲老师以及语文老师李娜及时进行评课,研讨中老师们都积极主动交流思想,反思教学,在恳切的指导中交流上课细节,说长处,补不足,在思维的碰撞中再次促进了语文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继续虚心学习,扬长避短,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带给学生更好的语文学习体验。

(本文转载于,经编辑,转载此文请标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6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