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扶贫小车间编织脱贫梦河南人
2023/7/16 来源:不详青少年白癜风的危害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0829/4459100.html
映象网讯(记者吴彦飞通讯员刘礼凯胡翔宇)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当“一方山水”养不活“一方人”时,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为应有之举。
这里一排排安置房拔地而起、坐落有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瞩目。朝阳初上,阳光洒在院内,照亮新的一天。老人们悠然自得地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年轻人吃过早饭匆匆出门上班,孩子们有说有笑的踏上去学校的路程,构成了一幅温暖而生动的生活画卷。
“住了大半辈子的土房,一家老小挤在一起。现在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感觉跟做梦一样。”在常店孜村易地搬迁安置点,贫困户老罗笑着说到。
常店孜村从年实施易地搬迁,年6月建成,建成以来共安置26户44人,实施危房改造87户。
从土房到砖房,从农民到工人,从靠天吃饭到按月领工资,这是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的百姓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挪穷窝”只是第一步,“拔穷根”才是最终目标,与常店孜村易地搬迁安置点一墙之隔的地方就是“巧手媳妇”扶贫基地。
走进常店孜村“巧手媳妇”扶贫基地,只见几名巧媳妇正在忙碌的编织着手里的吊椅。编织架上穿线拉紧,一排排一列列编织吊椅摆放整齐。
寒冬伊始,“扶贫车间”里有说有笑。这项靠双手编织幸福的地方承载着一幕幕暖心的故事、奋进的故事。
“四五天就学会了,别看我年龄是这里最大的,但是我手脚麻利,没有人能比的过我的速度。”村民单应珍学习编织3个多月,每天在这里工作一编就是一整天。
70岁单应珍是这里最年长的老人,孩子在外打工,自己一个人照顾这正在上学的孙子,每天孙子上学后她就会来到扶贫基地进行工作,虽然只来了三个月,但毫不逊色与比她早来的人,虽然年龄是最大的,但丝毫不比别人慢,甚至可以说是这里的编织“大姐大”。每天可以编出4-5个吊椅的她经常带动比自己小的工人,教她们如何快速没有错误的编织出吊椅。“我今年9月份才来的,编不算快的,做的多了就熟练了。”单应珍说道。
“老伴去年去世了,我一个人在家会胡思乱想,就来这了,这里挣的虽然不多,但可以让我生活过的滋润一点,还有怎么多朋友陪着说话聊天,至少每天的心情会好很多。”单奶奶强忍眼泪,哽咽低声地说道。
在这个明亮的编织基地里,有很多因各种原因而聚集到这里的妇女。在这里她们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的过着每一天。
“我来之前是在种地、找过一家老小。也没有外出打工。在这个车间打工,最起码能赚点生活费。”罗琴一边与记者聊天,一边继续熟练地编织着一个吊椅。
罗琴,52岁,年因病致贫,她始终面临着照料家庭与就业增收难以平衡的困境,直到11月她来到“巧手媳妇”扶贫基地,现在的她一天可以编织2-3个吊椅。
“每天工作的时间都是我自己来定,农忙的时间我就回去种田,没事的时候我就过来编编吊椅,好歹可以挣点零用钱。”罗琴说道。
家中有8亩地的她流转了近40亩的地,种植水稻,年纯收入能达到4万左右。再加上她在扶贫基地所得费用足以支撑家庭开销。
“现在风睡不着,雨淋不着的,每天坐着上班,肯定要比种地舒服啊。”罗琴欣慰地说道。现在她既能照顾上小孩也能照顾上老人。可谓是事业家庭双丰收。
“巧手媳妇”扶贫基地负责人王浩宇介绍,基地以多劳多得的模式给工人们计件发放劳务报酬,“每个人编织出一个吊椅是15元/个,一天最快的可以编5个左右。女工们一般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劳动力少外面又出去不了的村民来这里上班,很方便的。”
“我们以扶贫基地为载体,把村民嵌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中去,让她们走出土地,走进车间,通过劳动提高技能、增加收入,实现自我价值,进一步提高她们增收致富、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王浩宇自信满满地说道。
据临河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门洪欣介绍,常店孜村是年脱贫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现已全部脱贫。脱贫攻坚以来常店孜村积极推动产业扶贫“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建设。有巧媳妇饰品产业基地,在原旧学校基础上改建1个产业扶贫基地,巧媳妇饰品基地。带贫贫困户5户,每户每年可得固定收益元,星级创建10户,每户每年元,带动5名群众家门口就业,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增加了经济收入,为在家贫困户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
以扶贫车间为“种子”,息县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逐步“生根发芽”,扶贫车间已经在息县遍地开花。据了解,目前,息县抢抓脱贫攻坚补短板、促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坚持与主导产业相结合,大力实施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发展战略,建成“多彩田园”扶贫基地个,实现龙头在县、基地在村、增收到户。
(映象网信阳新闻-688,投稿邮箱:yx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