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的妹妹陈映民一生命运坎坷,15岁时结

2023/2/11 来源:不详

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www.paisufa.com/zdgjbdf/m/

王明原名陈绍禹,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位知名人物,他还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胞妹,陈映民,这位女红军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解放事业。

童养媳也有大志向

陈映民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的一个普通贫民家庭,排行老四,是当时家中最小的孩子。

陈映民的父亲陈聘之幼年时读过私塾,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即使家中贫穷,陈聘之夫妇还是竭尽全力地为孩子们创造上学读书的条件。

然而陈映民出生后,不知是家中为供养她的三个哥哥姐姐耗尽了家财,还是她出生得不是时候,总之在陈映民出生仅仅七天后,陈聘之夫妇就将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孩许给了一户姓吕的人家做童养媳。

但是童养媳的身份并没有阻碍陈映民的成长之路。

陈映民从小就进入吕家,跟吕家人一起生活,吕家虽然也贫困潦倒,但是吕家二老勤劳、朴实、厚道,吕家的三个兄弟也十分本分,大家都将陈映民视为家中的一份子,故此陈映民从小就养成了热情活泼的性子。

陈映民虽然是童养媳,但她与未婚夫吕绍文一起长大,吕绍文比她大七岁,为人敦厚温良,沉默少言,很得弟弟妹妹的敬重,吕陈二人早已成为彼此最亲密的家人,形影不离。

等到陈映民十三岁时,陈映民的亲生父母办了女子学校,她在那里有了读书的机会,有了知识的她本可以就此远走高飞,但她为了报答吕家的养育之恩还是选择了留下。

年,陈映民的哥哥陈绍禹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远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这在陈映民心中埋下了渴望革命与自由的种子。

年,革命热潮席卷全国,地处豫皖边的金家寨也不例外,不少地方都成立了农民自卫军,农民们纷纷站起来反抗土豪劣绅。

这让早就心生向往的陈映民兴奋不已,当即与未婚夫吕绍文一起加入了当地的农民协会,投入到农民革命的斗争运动当中。

吕绍文在农会中似乎有用不完的劲,他每日奔忙,负责给红军做联络、带路、运粮等。

当然,陈映民也不是什么弱女子。

不得不说,这陈映民也许天生就是这块料,加入到农村协会后,她口齿伶俐,头脑清晰的优势很快就显现出来。

她虽然不识字,但是记忆力很强,能够把妇女要求解放的内容一字不漏地记下来,革命歌曲也一学就会。

陈映民总是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有时在街上敲锣召集妇女开会,有时领导大家唱革命歌曲。

她在农会中的突出表现很快被中共党员桂伯炎、袁继安等人注意到,并由此被任命为妇女代表。

只有十三四岁的陈映民展现出与年纪截然不同的成熟与老练,她不仅成立了妇女协作委员会,同时还组织了童子团。

就这样,妇女们的“小代表”、儿童团员们的“大团长”陈映民就从她的故乡故土上起步,一步一步开启了她的革命道路。

夫妻同心齐上阵

年,在革命上已经小有成就的陈映民与吕绍文正式结婚,这个十五岁的少女正式成为吕绍文的妻子。

因为夫妻二人从年就一同参加农民革命,所以二人的婚事并没有对陈映民的革命事业造成影响,相反,

同为革命战友吕绍文成为了陈映民繁忙工作中最坚实的后盾与依靠。

婚后二人感情迅速升温,年,他们的儿子吕美成呱呱坠地。

对于这个新生的孩子,夫妻俩都十分疼爱,但革命的道路,并没有因为儿子的到来而中断。

没过多久,同年5月26日红军第三十二师首次攻占金家寨,守敌汪东阁民团溃逃而去,在这个紧要关头,还在哺乳期的陈映民知道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丈夫吕绍文也同意陈映民的想法,于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后,决定让吕绍文的母亲帮忙照看孩子,陈映民则在哺乳孩子的同时做一些后勤工作。

之后,陈映民便积极发动和组织妇女为红军做军鞋,同时担任少先队指导员配合红军和游击队到民团据点了解情况,在她的带领下,少先队成功侦查到汪东阁的行踪,帮助红军消灭了这个反动分子。

受到这个小小娘子的鼓舞,吕家兄弟都纷纷入伍,成为革命的一份子。

年春,在孩子终于顺利断奶后,陈映民将孩子交给婆婆照看,与丈夫吕绍文一起参加了红军,就近编入红四军第十二师,吕绍文担任战斗员,她担任宣传员。

夫妻二人都忙于革命事业,在一起相聚的日子少之又少,有时只能在工作时远远地望上一眼,但他们心中都知道,只有舍小家才能更好地为大家。

年10月,在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主力部队、地方游击战队都开始由皖西经过鄂东转向外线作战。

吕绍文作为战斗员,只能随同红军队伍转移,离开家乡。

陈映民听说后,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就收拾了行李,抱着三岁的儿子跟在第十二师的队伍里随军征战。

痛失爱子与丈夫的漫漫长征

红军进入鄂东北根据地后,更加紧迫的敌情与年幼的孩子使得陈映民的脚步越来越慢,在红军越过平汉铁路后,她们母子最终还是掉队了,只能跟随一群随军跑反的妇女们一起追赶部队。

由于这支队伍没有被编入红军单位,所以并没有粮食供应,这无疑为她们的征途增加了许多困难。

但是没有人喊苦喊累,相反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一起照顾陈映民的孩子,轮流接手,或背或抱,有时路上碰到当地老乡,他们也会自发地帮妇女们抱会孩子。

陈映民心中自是十分感激,但身无长物无以为报,她只能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祖国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用光明的未来回报为她提供过帮助的人。

就这样,这支铁娘子军一路磕磕绊绊走到了湖北境内,长时间的行走让她们苦不堪言,怀中的孩子也越来越沉,像铁块似的直往下坠。

正当大家逐渐没有力气时,一起同行的一位农民打扮的老汉突然主动提议:“你们都走了一路了,这孩子看着也不轻,这样吧,我帮你们抱会孩子,你们也能省点力气走得快些。”

陈映民等人听了自是十分欢喜,一是因为这孩子的确挺重,再这样下去她们的速度只会越来越慢,二是因为路上为她们提供帮助的老乡也不少,所以她也没多想当下就将孩子放到了老汉怀中,同时止不住地道谢。

不得不说,没了孩子之后,大家的步伐一下子轻快了不少,还有妇女带头唱起了革命歌谣,这一下大家的心情都轻松了许多。

走了一阵以后,一直惦记着孩子的陈映民力气恢复了一些,就想把孩子从老乡怀里接过来,不想累着好心人。

于是她左右环顾一周,却突然发现那个农民的身影不见了!

陈映民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但她没有声张,只是在心中安慰自己,会不会是自己太累了没注意到?

她擦了擦眼睛,甚至伸出手指一个一个地盘点队伍中的人员,一个、两个......眼看随行的人都被她翻来覆去地数了个遍,她却连那个老汉的一个衣角都没看见。

陈映民瞬间慌张了起来,同行的姐妹看见陈映民的神色立马关切地询问,听见她说抱孩子的农民不见了后,大家都紧张了起来,跑前跑后地一起找孩子,可这孩子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没办法,她们只能安慰陈映民:或许是人家农民身强力健,脚力好先走在前面了呢!

陈映民听了姐妹们的话抿了抿嘴,也在心中这样宽慰自己,那最坏的念头却像一片乌云始终弥漫在她的心头。

孩子不见了,妇女团的大家都心急如焚,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只希望那抱着孩子的老汉就在前面的目的地等她们。

紧赶慢赶,她们终于到了露营地,可孩子却始终不见踪影,大家顾不上休息,纷纷出门分头去找孩子,就这样一直折腾到半夜。

可是无论她们怎么找,都没人知道孩子的零星信息,陈映民一夜没睡,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相信孩子是彻底回不来了。

这是她和吕绍文唯一的孩子,她无力地坐在椅子上,孩子从牙牙学语到现在软乎乎的嫩团子的模样一一在脑海中闪过,有那么一瞬间,她真想扔下一切转头去找孩子,无数的念头化作两行泪落下来湿了衣裳。

有姐妹陆陆续续地来看她,看见她的模样却也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轻轻地拍一拍陈映民的肩膀。

罗荣恒元帅的夫人林月琴也来看望陈映民,在这支队伍中,林月琴对陈映民母子俩帮衬最多,但是她也知道,她们与红军队伍的距离正在越来越远,每一分钟都很珍贵。

所以林月琴犹豫再三,还是轻声说:“映民,孩子丢了我们都很难过,可是革命的步伐是停不下来的呀!”身边的姐妹们闻言也都抽泣着轻轻点了点头。

陈映民沉默了一会,终于抬手将脸上的泪痕擦去,点点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就这样,年仅19岁的陈映民在林月琴等人的劝说下重新打起精神追赶队伍,终于在红军由枣阳向豫陕边转战的途中赶上第十二师,与丈夫吕绍文重新并肩行进。

与丈夫的见面使得陈映民一直紧绷的神经有了些许的放松,然而除了会军那日的匆匆一见后,二人又投身于各自的事业。

虽然在同一个方面军,但是陈映民和吕绍文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即使这样,夫妻俩仍把对方当做自己心中的依靠。

但是痛失爱子后,厄运之神再次降临在陈映民身上。

随着战事紧急,年,当长征到达甘肃境内时,包括陈映民的丈夫吕绍文、时任三十一师司号连连长的吕绍武与时任特务连排长的吕绍全在内的吕家三兄弟全部英勇牺牲,吕家三子将自己的热血洒在了这片黄沙之上。

可以说,陈映民将自己的青春、汗水、泪水与家庭温暖全部埋葬于红军的漫漫长征路上,融于中国革命之河。

跌宕起伏的后半生

在失去孩子与丈夫后,陈映民没有停下革命的步伐,她跟随红军经过古浪、武威、永昌、山丹等地数十次大小战斗直入河西走廊腹地。

年12月底,陈映民所在的妇女团紧随红五军占领临泽、高台,却遭遇马匪军猛烈攻击,经过倪家营子、三道流沟、梨园口几番惨烈的恶战,包括陈映民在内的数十名女红军全部被俘。

在马匪军的迫害下,陈映民辗转流转于张掖、西宁等地,与其他被俘的红军一起被当作囚徒般劳动,甚至有些战友被匪军拉走当妻小,丫鬟。

陈映民即使身处于如此恶境也没有放弃希望,她日日细心观察形势,耐心等待时机,终于在马步芳身边一名司机的帮助下得以逃脱,最终历经艰辛回到故乡。

年11月,陈映民的哥哥陈绍禹以王明的名字经由新疆回到延安,被增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又坐镇武汉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

于是年初,陈映民与父亲陈聘之一起来到武汉见到了阔别已久的王明,兜兜转转这么多年,兄妹俩有着完全不同的成长经历却在终点相聚,这让兄妹二人都兴奋不已。

武汉相聚后,陈映民拒绝了与时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妇女委员会委员兼长江局民运部妇委会主任孟庆树一起工作的机会,自愿前往延安做基础工作。

年4月,陈映民来到延安,改名王营做基础后方工作,并认识了谢扶今,二人于年结婚。

在此之后,陈映民的生活变得平稳起来,之前跟随红军征战的经历成了她人生中无法抹去的回忆。

但是陈映民人生的坎坷并没有结束,后来,她的第二任丈夫谢扶今也不幸先她步离开人世。

心愿得偿安享晚年

在艰苦的后半生,陈映民还是不能忘记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吕美成,她始终觉得自己的儿子还活在世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年的春天,陈映民实在无法忍受思念孩子的痛苦,便给自己的弟弟陈绍伟写信:

“我给河南息县写了很多封信都石沉大海,为什么很多丢失孩子的人都能找到,而我的儿子就找不到?你想办法帮帮姐姐吧,让我在有生之年,知道那个亲生骨肉的下落。”

陈绍伟深知姐姐的痛苦,所以借着一次到北京出差的机会将此事报告给了有关领导,这件事引起了领导的深度重视:既然是红军的后代,那么就一定要找到他。

之后上层就专门发了有关官方信件至河南省息县县委办公室,息县方收到信件后也深受感动,立马动员所有力量搜集有关信息。

终于,年,陈映民于随军征战时丢失的孩子吕美成在河南被找到。

根据吕美成回忆,他离开父母后被当地一家刘姓夫妇收养,取名为刘荣德。

从小,他就听别人说自己是捡来的孩子,所以14岁的时候吕美成便偷偷参加了第二野战军担任通讯员。

解放后,吕美成先后在武汉、南京等地工作,年响应上级号召自愿回到河南省息县白土店乡王大围子村支援农村建设,与养父母一起种地。

得到消息后,年,吕美成专程前往重庆看望陈映民,这对阔别45年之久的母子终于得以重逢,吕美成的女儿吕锡霞也前往重庆与奶奶陈映民一同生活。

年,已经70岁的吕美成又从重庆来到河南息县乡下看望儿孙,并且住了3天的时间。

同年,上级落实相关政策,帮助吕美成全家人搬到息县县城,更加方便了陈映民母子俩相互往来走动。

年,陈映民离世,年她的儿子吕美成去世,享年78岁。

这个被历史淹没的女红军陈映民,经历数次失去亲人,爬过血与火的时代,回首往昔往事,更觉得一切都来之不易,对于儿女团聚的晚年生活也十分珍惜,她也倍感安宁幸福,这正如她寄给金寨县委党史办的书信中写的:

“我从青年时代起参加革命,在艰苦的斗争锻炼中成长,经历了炮火连天的战斗,忍受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为党做了一些工作,这些都是党的功绩。我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教育子孙永远跟党走。”

《将军县的初心故事》;国家行政管理出版社;.09.

《千里长征人未还长征,散落的红星》;武汉出版社,.01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3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