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息县首个图书馆的建设历史,图书不多却

2023/2/20 来源:不详

白颠的治疗 http://pf.39.net/bdfyy/zjdy/161222/5131663.html

年,我在息县文化馆工作,任副馆长。11月的一天,文化局领导找我谈话,说:“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咱县要成立图书馆,经局总支研究,决定让你去负责图书馆筹建工作,经费、人员调配、房屋设备等均从文化馆分出……”我接受了这个任务后,就着手干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筹备,图书馆于年4月正式与文化馆分开。分的全年经费元,另拨办公经费元,房屋19间,人员暂配4人——熊文贵、王绪斌、菊林(兼会计)、王梅。8月份,尹建基同志调入我馆。

分家时,主要以原文化馆图书室为基础,设备除了7个破旧书架,藏书寥寥。大部分书报、杂志无架存放,杂乱无章地堆在地上,长期无人妥善保管,已经霉烂,以至于难以修补。幸存的书,部分失去了原貌,有的少页破角,有的书脊破裂,有的书页零散。再加上书无分类编号,更无编目,少数图书编号也极不正规,可谓困难重重。分得的19间房屋,大部分是破漏老房,室内潮湿,地面不平,灰尘满屋。

面对这烂摊子,我们当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边开展日常借阅工作的同时,重点搞好基础建设,增添各种图书设备,清理各种书报杂志,整理好外借处、阅览室、资料室,为来年开展各项业务活动打好基础。革命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全馆同志有一个共同心愿,脚踏实地,苦干一年,建好图书馆,服务群众,为“四化”多做贡献。

建馆时,除搞好基建、增添急需的图书设备外,还需要对所有藏书进行整理,分类编目,加固上架,又要对报刊资料整理装订成册,同时还要及时地把阅览室、资料室维修好,布置好。我们人手既少,时间又很紧张,原计划停止对外借阅,集中时间整理图书,结果没停两天,读者反映强烈,每天敲门不断,无法进行整理。

读者渴望读书的迫切心情,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图书馆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立即采取了半日借阅制,边整理图书,边搞好基础建设。同志们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日夜辛劳,仅为图书馆早日建成。

我们的第一个战役是整理外借处。当时正是三伏天,同志们还是坚持早晨、上午、下午、夜晚四上班,早起晚宿,经常到夜晚11点以后才回去洗澡、洗衣服。在没有降温设备的情况下,同志们用湿毛巾擦擦汗水又继续干,不叫苦,不说累。王绪斌同志年近六旬,也和年轻同志一起干,同志们怕他累坏,劝他休息,他总是不肯,总是和年轻同志一道坚持到底。

在整理图书时,一面整理分类,一面对破旧图书进行封皮加固,书写书名。没有打孔机,我们就用土办法,用锥子钻。起初没有经验,厚书钻不透,锥子经常弯曲以至折断,干一天,手磨得又红又疼,起了血泡,工效也不高。我们摸索着改进工具,自制了木锤、穿针和装订板。特别是穿针,要求硬度强而细长、针鼻大的针,能穿过底线。我们就用废自行车条,精心磨制,土法钻鼻。这样,大大提高了工效,原来每人每天只能装订一二十本,改进后达到50多本。

经过1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对1万多册图书进行了整理,分类上架,并及时将文艺书籍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编目,开馆外借,取得了第一个战役的胜利。在此基础上,我们连续作战,用半个月时间整理布置了阅览室。1个多月时间清理并建立了资料室,整理了建国以来的十几种报刊杂志,装订、加皮、切齐,共达册,有秩序地放在新添制的报架和资料架上。

在整个建馆过程中,我们本着自力更生、勤俭建馆、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的原则。年3月份,我和王梅同志去省图书馆学业务,和我们一块参加培训的其他县的同志,有的买文件袋,有的买文件夹,有的买钢笔,我们没有和他们攀比,心里只想着:“刚建馆经费少困难大,要节约开支,把钱用在刀刃上。”在省馆学习的1个多月时间里,我们没有乱花销一分钱。

在基建中,搬家,清屋子,刷墙壁,打天花,垫院子,各屋的门窗玻璃安装,各室牌子的设计、锯字等都是我们亲力亲为。我们因陋就简,修旧利废,利用烂砖、破石棉瓦,修建了宣传专栏,经过粉刷,式样美观大方。此外,利用旧铁皮自制电棒罩10个,用三合板做镇流器盒10个,既节约了费用,又保障了照明。加固用的图书封皮以及30年来各类报纸的装订封皮,都是和书店联系求援,利用他们的废牛皮包装纸装订的,包书皮的切纸费及切报纸的手续费,印刷厂都没要一分钱。我们在基建中,为国家节约了上千元的资金,使现有经费最大限度地用在添置图书设备上,扩大了借阅量,充实了馆藏,服务了广大读者。

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战,我们在家底薄、基础差、时间短、经费缺、人员少的困难条件下,新添制图书架20个,资料架6个,书目柜2个,玻璃柜台4个,修补图书多册,装订加固加皮近本,修缮房屋10间,开放了外借处、阅览室、资料室。外借处、阅览室内外布置整洁明净,朴素大方,一排排的书架整整齐齐,各类图书摆放有条有理,创造了较好的读书学习环境。

年10月1日,图书馆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全面开馆。那天,很多局委领导及热心的读者,听到广播报道后,奔走相告,并纷纷前来申请办理借阅手续。从早到晚,读者络绎不绝,光外借处一天就接待多人次,阅览室挤得满满的,院内看专栏的也挤得密密麻麻。读者反映说,进了图书馆,院子不大,房屋不多,文静的环境却给我们以舒适之感。这里,不是公园,胜似公园,真正办成了“读者之家”。(建馆记,文:熊文贵)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5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