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三河尖的水文站固始百事
2023/3/14 来源:不详天津市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89.html
三河尖有个一般人不太在意它的存在,却又十分重要的行业,那就是水文站,我若不说,兴许没人知道。
三河尖水文站延续至解放初期,是我同学杨国乐的祖父、杨锐的曾祖父杨子俊先生一直值守。
杨子俊老先生修长的身材、白净的脸庞、鹤发童颜、髯须飘逸,柱着拐杖,一副儒家仙风道骨的神态让人仰慕。他不仅擅长绘画,还经常在操场用白石灰写“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大楷,可见老人家的淮河情愫实在非同一般。
三河水文站成立于年,隶属国民政府江淮水利测量局领导。
首任负责人是杨子俊,当时称为“水位记载员”。建站原因:一是杨家老宅靠近淮河边子,观测方便;二是汛期水灾严重,杨子俊爱好绘画,因有知识,有文化,有人缘,当地老百姓经常去询问水情;三是三河尖水文站地处偏远,伪政府无暇顾及。基于以上原因,当时成立水文站完全是自发行为,并无政府经济支撑,全家生活靠二儿杨云坡(杨国乐的父亲)磨面支撑。杨子俊育有两男两女,老大(杨国文的父亲)三十年代就不在了,老二继承了水文事业,到杨国文已是第三代。
年汛期时,时任水利部长的傅作义到淮河视察水情,接见了杨子俊,并亲切交谈。杨子俊赠傅作义一部关于水利方面的书籍,傅作义部长甚是高兴。次年,政府介入三河尖水位站的管理,并给杨子俊解决了工资问题。可想而知,在无资金支撑下,全靠自己微薄之力成立三河尖水文站,对杨子俊来说是何等的壮举。
三河尖水文站位居镇子上东岸的夹河边上,门朝南三间二层小楼。顺着河岸从上到下,一层层铺着两米宽的青石条台阶至河底,沿着台阶一级一级立着一米高的木桩,木桩上固定标有如同英语的“E”字的黑白、红白相间杠杠的刻度搪瓷尺板。上面一个木桩尺板的刻度底部,正好是下面一个木桩尺板刻度的顶部。平水期定时观测,丰水期或汛期防洪时,人不离河边,边目测,边记录,边上报。
河岸上还竖了一根几丈高的木头柱子,史、淮河两边的好几里远都能看见。上面安了个大风向标,并且经常挂着几个我们看不懂是代表几级风力串着的大风球,为船民提供气象服务。
水文站的作用是负责收集实测河流水文数据,提供探索基本水文规律、满足水资源评价、水文计算、水文情报、水文预报、气象资料、风力雨量,供水文科学研究的机构。在三河尖更重要的还是为航行在史、淮河里船只提供水文、气象信息。特别是在汛期,水文站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觊,连国家“防总”都得依据水文站上报的流域雨量大小、水位数据高低,做出王家坝是否拔闸泄洪的决定。
三河尖水文站是淮河流出河南省的最后一站,通过测量三河尖水位,可以推算出王家坝的水位,王家坝水位影响河南省淹没面积,河南省根据三河尖的水位要求,协同安徽省报国家防总确定王家坝是否开闸向阜南那边“蒙洼蓄洪区”泄洪。因此,三河尖水文站的重要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王家坝开闸受国家防总调度,国家防总通过视频就可看到王家坝水位,这就是为什么三河尖至今还保留着水文站的原因。因此,水文数据是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行业。
据《河南水文信息网》记载:“乾隆三十一年—咸丰五年(—年),信阳州之长台关,罗山县之周家渡口,息县之大埠口、乌龙集(淮滨),固始县之往流集、三河尖等处,插立水志。水涨五寸,填单飞报,由正阳关通判逐程转报江南河道总督院察核。”
“年6月,由淮河水利工程总局派员在河南省淮河流域设立建国后第一批水文站,归由蚌埠一等水文站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年河南省农林厅水利局设立遂平、颍桥、新郑水位站;治淮委员会恢复三河尖水文站,7月改为水位站。”
伪江淮水利测量局设立于年11月,三河尖站单位名称除年2月至年7月,称为三河尖水文站外,其余时间均称为三河尖水位站。但人们的习惯还是称为水文站,究其原因,可能是水文行业设立的专有名称吧。
那时雨量、水情电报都是通过手摇电话传到邮局的报房,双方核对无误后,报房再用无线电台发出。当时三河尖没电,发报全靠手摇发电机供电,为一份电文胳膊摇酸了,嗓子喊哑了的情况时有发生。碰到刮风下雨,顺着河边湿滑的石板台阶上上下下,还有安全问题。有时碰上电话线路出故障一时修不好,又必须得发雨量、水情电报,那就只能将报文送到报房去发。白天还好办,若是在晚上又遇上刮风下雨,电闪雷鸣,就更麻烦了,道路泥泞,伸手不见五指,深一脚浅一脚,一呲一滑,摔个跟头,淋湿衣裳是常事。辛苦不说,有时深更半夜,叫醒人家,摊上工作人员有情绪时,还得受邮局报房人的窝囊气。
水文站的工作辛苦乏味,一年到头,无冬无夏,从岸上下到河底,从河底爬到岸上,常年守候在不会说话的水位标志旁,目测、记录,上报,周而复始,工作枯燥。但杨子俊先生从不懈怠,兢兢业业地坚守在水位标尺旁边。守得住清贫,耐得了寂寞,积累了大量而丰富的水文资料。为水文事业呕心沥血,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褒扬奖励。
据《河南水文信息网》记载:“建国前水位站观测资料年限短,不连续,到解放前夕,全部停测或撤销,仅有淮河三河尖水位站观测员杨子俊,坚持观测,从1923年,1932年,水位资料完整,并刻记了许多年份的洪水痕迹,取得了长期宝贵的水位资料。年曾得到了华东水利部的嘉奖。”
后来由于杨子俊老人家年事已高,三河尖水文站的工作就交给其二子杨云坡及长孙杨国文继续值守。
杨国文先生不负长辈的重托,继续敬业于水文事业。杨国文先生写得一手工整的工程字,打得一手漂亮的算盘活。那时的数据记载,资料的整编,全靠人工,就那杨国文先生完整地记录、精细整理的水文资料有条不紊,曾多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安徽省组织的淮河中游区水文资料汇编工作。与其祖父一样为水文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杨国文先生在水文战线一直干到年退休,其子杨光子承父业,接过父亲水文事业的接力棒,现就职于潢川县水文站。我们相信,杨光同志必将与其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在平凡而伟大的水文事业中干出一番成就。
目前信阳市境内淮河干流上的水文站还有大坡岭、长台关、息县、潢川踅孜集和淮滨水文站及三河尖水文站。特别是三河尖的水文站更是安徽水文数据的重要来源,安徽那边离不了三河尖的水文资料。
三河尖水文站,年由河东搬到河西。由于当时没有房子办公,有乡政府牵头,与砂石管理站合资在三河尖仓库北隔壁的高阜上,建了三间两层门朝东的小楼,齐二楼地坪搭了一条丈把长的水泥测量栈桥。年又在两层楼北面,三河尖海拔地势最高的“迎水寺”旧址的庙台子上,重建了三间白墙红瓦门朝西的砖混平房,拉了院墙。在庙台子北河坎子下面建了一个观测塔楼,立了一根根的水位标尺刻度桩。前期有李秀兰短期值守一段时间,后期是我同学冯明海值守至今。
由于老三河尖成了行洪区,所有行业及居民全部搬迁一户不留,唯独三河尖水文站这个不寻常的单位还“岿然不动”地存在于老三河尖镇子上。老的三间两层小楼还在;新的三间平房及观测塔楼和测量标志还在;三河尖水文站还仍然继续着她那崇高的测量事业。虽然物是人非,但我们不能忘记三河尖水文站杨子俊老先生几代人的丰功伟绩,杨氏水文世家可书、可赞!
二0一八年八月四日
文/淮河渔叟
作者:淮河渔叟
编辑:贺中迪
审核: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