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不死谢济世连载5田李斗,河南巡抚
2023/2/11 来源:不详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60/
至今不死谢济世
蒋钦挥著
五、田李斗,河南巡抚工心计
田文镜在河南实心办事不假,但因不是科举出身,且荣膺高官,心里便有些瞧不起手下的科甲人员,认为他们办事呆板、缓慢。史书说田文镜“驭属吏苛急,待士尤虐”。
他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采取严厉手段,下属稍有忤意,遣谪立至。有时一劾便是数十人。仅雍正二年到四年,就参劾属员二十三人。加上他听信小人,因此,在河南名声不佳。其中,他听信名声最劣的上蔡县知县张球的诬告,参劾息县知县邵言纶、汝宁府知县张玢、固台县知县汪缄、信阳县知州黄振国。事实的真相却是:张球向邵言纶“勒借未满所欲”,勒索汪缄“馈送不遂”,没有满足自己的私欲,有挟私诬告之意。
由于田文镜对此事的原委未弄明白,加上张球的官声最差,因此,便引起河南许多官吏对田巡抚的不满。
李绂从广西到京赴任,路过河南省会开封,田文镜出来迎接,李绂便当面责备田文镜“有心蹂践读书人”,弄得两人不欢而散。恰好这几个“读书人”是李绂的同榜进士。田文镜知道李绂到京后一定会向雍正当面上奏,便来了个先下手为强,抢先密奏,又说得十分巧妙:“黄、张、邵、汪均为康熙四十八年同榜进士,恐怕有人将结党为被劾诸员谋报复。”却有意不点名。这便为日后扳倒李绂埋下了伏笔。
李绂乃忠直之士,不知田氏做了手脚,入京后果然上疏雍正,说田文镜负国殃民,信任“市井小人”张球,诬告属员。又说出张球之所以诬告的原因,是因私报复;还说田文镜把黄振国害死狱中,是想杀人灭口等。由于雍正有了先入之见,便不露声色,将李绂的疏稿匿名发给田文镜调查。
田文镜明知弹章为李绂所为,却佯装不知,假意说:“看这疏内斥责张球为‘市井无赖’,可知此疏必定是进士所写。”并仍然为张球辩护。继而田文镜又上疏说:“黄振国、张玢、邵言纶、汪缄均为同年进士,同年之间不免徇私袒护,这样下去,科甲之员中如有贪污苟且之人,督抚诸臣哪个还敢参劾?”言下之意,把矛头隐隐指向李绂结党。因为李绂恰恰也是康熙四十八年进士。
这一招真是厉害。因为雍正皇帝最恨的是大臣结党。当年他与兄弟争夺皇位时,主要对手是八阿哥和十四阿哥,而八阿哥又比较得人心,他的支持者多为科甲出身的汉族知识分子。因此,科甲人员结成朋党,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
雍正皇帝办事还是称得上精明,为了弄清李绂与田文镜的纠参是非,便派出刑部侍郎海寿、吏部侍郎史贻直、刑部员外郎陈学海等,前往河南调查巡抚田文镜等人的案子。调查的结果是:张球确实贪婪不法,勒索不到手便成报复,证明田文镜袒护张球。但也查出黄振国还在牢里活着,并未像李绂所言被田文镜害死。整个调查算是“持平执法,尽得巡抚欺罔状”,基本上已经定案。没想到史贻直回京后有心包庇田文镜,在结案时,权衡个人利弊得失,见田文镜深得雍正皇帝宠信,便存心庇护,不免徇私舞弊,未如实复命,只说调查结果是田文镜所言属实,作出了对田文镜有利、对李绂不利的结论,把整个案子反了过来。
此时,李绂还在雍正面前不断为自己辩白,说田文镜讲他袒护同年,是“立说甚巧,而实未合”,又说自己也曾题参过自己的同年。雍正讨厌他的置辩,认为“喋喋之辞而见轻于朕”,被认为是看不起自己。
李绂上劾田文镜,且不断为自己辨护,雍正本来就很不高兴,正想处理李绂,不想谢济世又劾田文镜,算是撞到雍正的枪口上了。
谢济世弹章所奏内容与李绂所奏基本相同,弹章中虽然两次提到“风闻”,但内容却是有名有姓,事实证据似是充分。一个御史到任才十来天,怎么就能知晓田文镜那么多内情?知道河南那么多糗事?雍正皇帝便武断地认为谢济世是广西人,李绂是广西原巡抚,显然是受李绂指使,串通一气无疑,公然结为朋党,扰乱国政,颠倒是非。因此,雍正皇帝就有了先入为主之见。
为了严惩这种结党排陷倾害的恶习,雍正下谕“务将实情审出具奏”。同时,把已到任的直隶总督李绂改为工部右侍郎。
雍正皇帝为何如此厚爱田文镜?史书记载田氏实心办事,曾被雍正誉为“天下第一巡抚”,号为“模范督抚”,是雍正的三大宠臣之一。除此而外,还有一个见于野史的说法,说是雍正以阴谋手段登基,其心腹一为年羹尧(后被雍正赐自杀),一为雍正的舅舅隆科多。隆科多自恃有功,不可一世。雍正很想除掉隆科多,但因自己有把柄被他抓住,不便出口。而京内外大臣不知就里,又以为皇帝非常宠信隆科多,也不敢多言。
一日,田文镜的幕僚邬思道(谢济世在奏章中也提到了他),问田文镜想不想当名巡抚。田文镜说当然想,只是何以得到?邬先生道:“这好办,我以你的名义草一疏,但不许你看一字,你以关防急信寄皇上即可。”原来邬先生看透雍正心思,上疏列举隆科多的种种罪行。雍正一看,正中下怀,表面上不露声色,却又假意交廷臣评议。这时廷臣始知皇帝的真实意图,众起弹劾隆科多。隆科多果获重罪。
于是,雍正日益宠信田文镜,朝廷上下也以田文镜有胆勇。
谢济世不看田文镜的背景,不懂得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看皇帝的脸色行事,奋起弹劾皇帝的宠臣,当然是有拂帝意。因此,雍正皇帝将奏章看罢,当庭掷还,说道:“他有‘能臣’之号,我正要倚重他。你不要惑言诬奏。”
谢济世却抱定“见奸弗击,非忠也”,长跪不起,还在庭上据理力争。
在明代,大臣与皇帝是可以当庭争辩的,就算发明了廷杖,当廷脱掉大臣的裤子打屁股,仍然要力争,因为屁股一被打,被打人第二天就成为朝野的英雄;但到了清代,皇帝只允许大臣当顺臣,称“是”,容不得臣子反驳。因此,有历史学家总结,这就是明代多忠臣、清代少忠臣的原因。
雍正皇帝见谢济世跪在廷下,喋喋不休,继续申辩,不禁勃然大怒道:“田文镜秉公持正,贪赃枉法之事,朕可保其必无。你谢济世于天下督抚中,独劾田文镜,是何用心?”下令革职,严刑讯问,一定要问出指使人是谁。
这是谢济世第一次被罢官。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