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潢川之竹林七贤之一刘伶
2022/12/9 来源:不详刘伶
刘伶,字伯伦,是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西晋时沛国(今安徽宿州)人(《晋书·刘伶传》),“竹林七贤”之一。
刘伶“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曾做过建威参军这样的低级官吏。晋武帝泰始初年,朝廷召问对策,刘伶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罢官后,他更加放浪形骸,嗜酒佯狂,醉心于泉林,寄情于山水,驾车携酒,且行且饮。正如他自己所说:“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当然,他们喝酒也还是有几处固定之地,最常去的地方是山阳即今天的河南修武县,那里的大片竹林是他们啸聚酣饮、逃避政治的理想处所。而第二个理想之地就是光州了。
让他们做出这样选择的理由有两个:其一,光州为“竹林七贤”家居之地的中心,嵇康与刘伶是安徽宿州人,山涛和向秀是河南武陟人,阮籍与其侄子阮咸是河南开封人,王戎是山东临沂人。因此,他们常饮光州也是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经济的选择。
而真正让刘伶千里迢迢而来,来后就离不开的,是香飘十里的光州醪酒。醪酒统指带糟的酒,这里指米酒。晋时光州醪酒非常有名,尤其是用七里泉水酿造的“七里香”。何兆渤在“光州十景”组诗《七里清泉》中写道:“翠铺平林灿晚霞,一泓澄碧路渠斜。贫如颜子堪资饮,闲似玉川可供茶。飞鸟过时眩欲坠,淡云停处静无哗。寻源须要穷根底,濂洛清风到水涯。”史书载这七里泉“在光州西北”,即今潢川城郊老龙埂一带。当时人们用泉水酿成一种汁滓相混的酒,远近闻名,刘伶就是嗅着这酒香直奔光州而来。不仅自乐,他还呼朋引伴,写诗给其他六位“登贤莫辞崖壑遍,寒花几处待君开”,邀他们来光州欣赏风景,痛饮美酒。因此,光州城中处处都有“竹林七贤”留下的足迹。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光州的酒香引来了一代酒仙,酒仙的灵气又把光州的美名传扬。只可惜刘伶还酣卧地下,那“掩风流”的一抔黄土也荡然无踪,让人有心扫墓,无处祭酒,不禁徒自叹息:一代高风围子边,伯伦遗冢已荡然。千秋谁为浇坟土,悔不当时葬酒泉!
刘伶墓就在今潢川县牛岗胡围子村。但墓地今已是荞麦青青,胜迹不再。
温馨小贴士:刘伶寺位于潢川县牛岗镇靠山集村,东距国道仅3公里,西临寨河,与息县隔河相望。刘伶寺在年文革初期“破四旧”时不幸被毁,现仅存残碑瓦砾。当地政府在维护现状的基础上,计划按照史志记载,恢复刘伶寺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