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两座广陵古城绿杨夜话

2023/2/13 来源:不详

■黄继林

广陵,是扬州的古称。

《史记》记载,公元前年楚威王伐越,“尽取吴旧地”,邗城归楚。公元前年,楚怀王熊槐在今瘦西湖街道堡城村、综合村辖地内“城广陵”,并置广陵邑,广陵之名始见于此。《水经注》云“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则是说楚广陵城于邗城故址西北增筑改建,并有内城和外城,是双城的形制。

广陵之名,《尔雅·释地》:“大阜曰陵”,许慎《说文解字》:“南北曰袤,东西曰广”,“广陵”即东西向的“大阜”,蜀冈由西向东绵延数百里,城筑于东西向的蜀冈上,因“广被丘陵”而名。

前年(秦王赢政二十四年),秦灭楚,承袭楚制,仍置广陵,隶于九江郡。《史记·项羽本纪》载:“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唐·张守节《正义》:“召平从广陵渡京口江至吴。”秦汉之际,广陵城依旧。

汉初,刘濞受封吴王,移都广陵,更筑广陵城。《后汉书·徐州·广陵郡》:“广陵,吴王濞所都,城周十四里半。”《汉书·吴王濞传》:“孝景帝三年正月甲子,初起兵于广陵。荆王刘贾都吴,吴王移广陵也。”《水经注·淮水》:“高祖六年为荆国,十一年为吴城,即吴王濞所筑。”自刘濞扩建广陵城至汉末四百余年,广陵城或为诸侯王都,或为郡县治所,名称仅有23年为江都,王莽新政14年,广陵郡为江平郡,广陵县安定县,并未见有再筑城之记载。

三国时广陵为魏、吴两国边境,广陵城一度被废,称“广陵故城”,《三国志·吴书》载,五凤二年(年)7月,孙峻“使卫尉冯朝城广陵”,《资治通鉴》记载说这次筑城并未动工。《三国志·魏书》载,魏文帝于黄初六年(年)“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可见广陵依旧是“故城”而已。

公元年,晋室南移于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侨立北方的青州、兖州、徐州刺史部于广陵,东晋的百年间,广陵城为广陵郡治所,南青、南兖、(南)徐,时而同治于广陵城。东晋时,广陵城有过增筑,《晋书·卷八》记载:公元年(太和四年)十一月,大司马桓温“自山阳及会稽王昱会于涂中,将谋后举。十二月,遂城广陵而居之……发州人筑广陵城,移镇之。”《资治通鉴》记载“十二月……大司马桓温发徐、兖州民筑广陵城”。

南朝年间,历宋、齐、梁、陈四朝,南朝后期,广陵城或为南领,或为北得,广陵城址未变,一方首府的地位也未变。

上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后期和年,考古工作者先后三次对蜀冈古城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从地层堆积的土质、土色、厚度以及出土的文物分析,考古发掘的结果和文献记载相符。蜀冈古城址的城墙是叠压式的,战国时期的夯土墙上叠压着汉代、六朝的城垣,在汉城垣和六朝城垣之间还发现一层薄薄的路土,说明三国时广陵城一度被废弃。六朝城墙上又叠压着隋唐、宋时期的城墙。

南北朝时还有一座广陵城,是北魏于太和十九年()所建,在今河南息县西南,与蜀冈上的广陵城毫不相干。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河南》:“广陵城在县西南,本新息县地也。魏太和十九年,置东豫州于新息广陵城,……(东魏)兴和中,置广陵郡,兼置宋安县,为郡治。……(北)周改置息州,广陵郡及宋安县俱废,入焉。”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所记载相关条目时特别说明:“此广陵非江都之广陵。……按:魏太和中,蛮帅田益宗纳土于魏,魏为立东豫州,治广陵城。……则此广陵乃新息之广陵也。”嘉靖《惟扬志》、康熙《江都县志》将战国时期楚怀王十年所筑之广陵城与北魏之广陵混为一谈。雍正《江都县志》虽已明确纠误,但仍为后来的志书和历史地理著作所沿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