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2024/12/8 来源:不详

我是息县学员的代表,息县一高副科级干部徐泽林,我既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又是一位社科工作者。近年来,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余,致力于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工作。很荣幸能参加本次乡村旅游培训,并有机会在此发言。下面我结合本次理论培训和现场教学观感,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培训这几天这几天,我们听取了河南省旅游发展专家张保盈教授《如何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信阳农林学院张奇志教授《乡村旅游开发及乡土文化挖掘》等知识讲座,学习了“乡村旅游扶贫”的许多知识;也实地参观了新县韩山古村落、田铺大湾、绿康源生态源等,光山县东岳村、方洼村、蓝天度假村等许多乡村旅游扶贫景点。切实感受到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好处,也深刻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和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着眼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振兴,振发兴盛,增强活力。我坚信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一定能让农村更加美丽、农业更加兴旺、农民更加富庶、生活更加幸福。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乡村旅游扶贫”的体会和粗浅认识:一是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焦点直指传统农业。目前,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发展的滞后,形成了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不平衡”。党的十九大对土地政策和农民利益的论述,用了“优先”、“融合”、“稳定”和“壮大”四个关键词,点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方向。新县奇龙岭民俗文化生态园、茅冲家庭农场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就比较注重乡村发展的新定位,乡村旅游的新要求,切实加强农业结构性改革、农村环境改善、农民致富增收为抓手,坚持推进农村农业优先发展。乡村旅游景点二是要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绿康源生态园、蓝天度假村的建设,将会发现“城游”与“乡游”比重正在发生变化,乡村旅游在推进全域旅游的同时更承担着推进农业优化、农村美化、农民富裕的战略任务;依托旅游法律和乡村旅游政策,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走富民路将是今后乡村旅游工作的主线和重点。“融合发展”是乡村旅游工作的导向和标准。“融合发展”仍要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城乡融合。将城市旅游中的市场理念、前沿业态引入乡村,缩小城乡产业发展的差距,将民宿精品化、餐饮特色化、村容景观化、市场差异化作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重要方向;其次是产业融合。把农村种养殖产业适度转化为游客参与型产品、传统民俗变成体验类业态、农产品转化为特色旅游商品。比如:东岳村走以“油茶基地”为田园品牌,以田园休闲、茶园观光为主的发展之路,依托自然肌理,将生态环境和儿童教育文化体验交融,打造具有亲子游乐、亲子度假、商业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自然亲子乐园;方洼村注重传统孝德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淳朴善良的民风、配套的娱乐设施使得游客身心得以愉悦和放松;再次是发展动力的融合。结合参观的文殊乡敖洼村的蓝天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基地,充分彰显了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持续树典型、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乡村旅游+科普教育”、“乡村旅游+扶贫带动”、“乡村旅游+田园综合”等乡村旅游品牌,形成产业链。三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稳定”和“收益壮大”是乡村旅游稳健行远的基础条件。首先要牢牢把握“土地权益”是发展的关键点,打通现有土地政策执行和落实中的“最后一公里”。加快破解乡村旅游项目落地、招商引资保障、群众利益分解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与瓶颈。加快政策、标准制定和落地衔接,加速落后业态和陈旧观念淘汰;其次,要准确把握“富民增收”是事业的落脚点。“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围绕为人民谋幸福根本任务,以创新业态为抓手,加快新业态布局,加速旅行社、自驾游、自助游融入乡村旅游市场开发;通过教育培训乡村旅游服务礼仪与规范,加快提高服务意识、公正意识、发展意识。四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新县大别山露营公园、香山湖韩山古村落等充分发挥当地优势,让百姓吃上“旅游饭”。首先,旅游扶贫投入小、门槛低、带动性强、覆盖面广。与许多产业相比,旅游产业链长、产业面广,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游客的参与面广、受益面大,能充分调动群众的巨大潜能。可以有效带动贫困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激活一片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活力,有助于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其次,旅游扶贫与社会救助等帮扶方式不同。它是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最后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甚至走上致富道路。旅游扶贫不仅经济效益好,而且易形成良性循环,持续性强。更重要的是旅游扶贫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家园;俗话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次,旅游扶贫可以避免部分农村地区出现土地荒废、空心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的整体发展。贫困群众就地脱贫、致富,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提升贫困人口的素质,改变贫困地区的整体面貌。文化广场十九大对党员干部提出了自我革新、创新发展、避免僵化的新要求,就自身而言,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扎实学深悟透十九大精神。有效克服本领恐慌,牢记“初心”与“使命”,推进砥砺前行、实现昂首致远。(作者:徐泽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80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